当前位置:首页 > 分类5 > 正文

三十年不上朝学什么专业好

摘要: 三十年不上朝学什么专业好最佳答案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《资治通鉴》为何无可替代,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...

三十年不上朝学什么专业好

最佳答案 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

《资治通鉴》为何无可替代,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,希望对您有帮助

三十年不上朝学什么专业好1

张国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,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。2004年入选清华大学“985百人计划”,2006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是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名师。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及中西文化关系史。曾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、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等职。获《历史研究》创刊30周年优秀论文奖(1984),入清华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著作一等奖、二等奖、普及读物奖;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、二等奖,以及“中国好书”奖、文津图书奖、中国优秀出版物奖等。在清华开设的《中西文化关系史》系清华大学、北京市、教育部精品课程,《〈资治通鉴〉导读》系清华大学精品课程。

《资治通鉴》为何无可替代

演讲人:张国刚演讲地点: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演讲时间:二〇二二年六月

《资治通鉴》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,由北宋政治家、学者司马光主编,记载了从战国到北宋成立之前1362年的历史,涉及22个王朝,共300万字。知道《资治通鉴》的人很多,但能够仔细读它的人很少,因为它篇幅大、头绪多、文字繁。可是,从政治家到学问家,乃至文化名人,大家都认为,需要读《资治通鉴》这样的好书。

一部好的历史学著作,不仅要有史料价值,更应该有史鉴价值;不仅提供历史记载,还要启迪历史智慧。陈寅恪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初版自序云:“夫吾国旧史多属于政治史类,而《资治通鉴》一书,尤为空前杰作。”梁启超在《新史学》中甚至说迄今无有超越者:“司马温公《通鉴》,亦天地一大文也。其结构之宏伟,其取材之丰赡,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,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,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。温公亦伟人哉!”

为什么要读这么大的书呢?这就是我们今天讲座的缘起。

清代《晚笑堂画传》中的司马光像。资料图片

国家典籍博物馆馆藏司马光手书《资治通鉴》残稿。资料图片

为什么要读史

首先,我们从曾入选中学课本的一段话讲起。

东汉末年,18岁就即位的孙权,他在即位时最需要处理的问题,就是不同的人才队伍的统合。这个队伍中,有他父亲孙坚留下的,比如程普;有他哥哥孙策留下的,比如周瑜;当然更有他自己需要提拔的人才,比如吕蒙、陆逊。吕蒙小时候就想跟他姐夫去打仗,可万一出问题怎么办?他姐夫赶紧跟岳母讲。于是吕蒙遭到了母亲的责怪,可他对母亲说,生活太苦了,想打仗立功,将来能争取点儿前程。孙权即位后,看上吕蒙,提拔他带兵。可是这么一个从小玩闹的人,他真能带兵吗?孙权就告诉吕蒙,光有心杀敌不行,还要念书。吕蒙回答说他很忙,哪有时间精力念书。孙权就说:你比我还忙吗?我自掌大政以来,虽然忙碌,但一直坚持读书,我觉得很有益处,我又不是让你读成五经博士那种。你知往事、知道历史,就非常有帮助。后来吕蒙按照孙权说的做了,果然有进步。当鲁肃来九江见吕蒙时,谈起一些事,鲁肃感慨说“卿今日之才略,非比往昔”。他们当时谈了什么,能让鲁肃如此吃惊?《资治通鉴》没记载,我后来调查了一下其他史料,原来他们谈的是怎么对付关羽。后来吕蒙白衣过江,陆逊打掩护,果然战胜关羽。“知往事,增才略”,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。

我们再举一位著名人物的读书故事。唐太宗当王子时,搭班子给自己出谋划策,班子里有十八学士。他登基以后,继续这个传统,专门让魏徵给他编了一本书《群书治要》。这本书是魏徵主持,由一批很有名的学者编的。内容先是经,从《周易》讲起;然后是史,从《史记》讲起;然后是诸子。看了书以后,唐太宗给魏徵写了一封信,信里说:我从小使枪弄棒,没读多少书,看你给我编的书,我之前见所未见、闻所未闻,使我能在治国安邦、处理朝政时“致治稽古”,借鉴古人的成败得失。

通过这两个故事,我想说的是读书是何等的重要。

那么应该读什么书呢?曾国藩说“修身不外读经,经济不外读史”。“修身不外读经”,经书讲道理,特别是儒家经典讲道理,明白道理就知道是和非。“经济不外读史”,经邦济世,要读史,因为史书告诉人成败得失,为人提供经验,提供操作的技巧。

读史为什么要读《资治通鉴》

那么,史书应该读什么呢?晚清的罗遵殿曾给曾国藩写信,向他请教,自己将来出去工作以后应该读哪些书。曾国藩的书信集里收录了他给罗遵殿的回信,信里说:“窃以先哲经世之书,莫善于司马温公《资治通鉴》。”为什么《资治通鉴》最好呢?曾国藩的评价是“穷物之理,执圣之权”,《资治通鉴》不但能把事情的道理讲透,而且还能讲清楚操作的权变。

1.何为“守正出奇,通权达变”?

中国的诸子百家,各有思想主张,各有治国理念,但是“守正出奇、通权达变”是道家、儒家、法家、兵家、纵横家都讲的。

《孟子·尽心》曾提到几个人。有的人一毛不拔很自私,比如杨朱。墨子则是“摩顶放踵利天下”,完全不考虑自己只考虑别人,磨光头发、走破脚跟都在所不惜。而子莫这个人,既考虑别人也考虑自己,这叫“执中”,既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,也不是毫不利人专门利己。可是“执中无权,犹执一也”,如果不能权变也只能是死教条。这是中国思想精神的一个核心,就是“守正出奇,通权达变”。这也和中国古代历史、文化的特点有关,当规则秩序难以牢固地建立之际,“通权达变”以把事情尽可能好地完成作为要旨,就特别重要。

孟子又说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,援之以手者,权也。”孟子认为男女不能互相递东西,比如大哥在外面做官,嫂子和大哥的弟弟在家里,这个时候最好不让他们见面。然后孟子就问了,如果有一天嫂子溺水掉到河里,弟弟该怎么办?——赶紧去找大哥吗?最后可能大哥来了,但嫂子却没了,这就是“执中无权”。所以弟弟这个时候就应该赶紧跳到河里把嫂子救上来,如果还要考虑其他,那就是教条主义,而教条主义是要害死人的。

2.何为常理和机宜?

所以,在常理和机宜问题上要分清楚,曾国藩讲“穷物之理,执圣之权”,就是说《资治通鉴》这本书不但能够“守正”,有正道,讲大道,讲常理,而且还告诉人“机宜”,即在非常情况下的处事机宜。

举个《资治通鉴》的例子。当年刘邦跟项羽争天下,刘邦是打不过项羽的,但是刘邦手段很柔软,处事很能够把握机宜,无论是在鸿门宴上还是用人方面,他都身段柔软、能低得下头。比如他的手下大将韩信从西边打到东边,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,接下来又打赢临晋之战、井陉口背水一战,刘邦从西到东的大部分地盘都是韩信打下来的。而在这期间,刘邦只是在中原的广武山、荥阳一线跟项羽对阵,并且还处于下风。可是,听到韩信节节胜利,刘邦心里是一半高兴一半焦虑,高兴的是韩信给他打下这么大地盘,焦虑的是韩信太厉害了,他怕驾驭不住。而这时,韩信派人送来一封信给他,说山东这个地方需要人治理,总得有个王,现在既然我们已经拿下这里,那就请让我韩信来当这个“假齐王”,也就是代理齐王。韩信的这个要求,正是刘邦所忧虑的,如果韩信在山东成为一方势力,那么刘邦还能控制得住局面吗?所以刘邦收到信后有点愤怒,他对韩信派来的使者大声呵斥,说我在这里跟项羽对阵,韩信怎么还想着在那里称王?!这时张良和陈平急忙提醒刘邦不能这样,碰了刘邦身子一下、踩了一下脚,刘邦马上反应过来了,立即做出一副很豪爽的样子说:“张良,任命韩信当齐王。”刘邦本是忌惮韩信的,但是他很快意识到目前局面下最合适的处事方式就是答应韩信。此事之后项羽派人策反韩信。韩信回答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”韩信当年跟着项王的时候官不过郎官、位不过执戟,没有前途。现在刘邦让韩信当齐王,韩信为什么要背叛他?

类似的东西,在《资治通鉴》里有很多。《资治通鉴》就像曾国藩所言,我们从中既能看出是非道理,还可以从成败得失中看出常理和机宜。

3.何为“违经合道”?

在《三国志》和《资治通鉴》里,有一些类似的表达,《三国志》说“行权立断,违经合道”,《资治通鉴》说“行权立断,天人顺之”。“违经”但是要“合道”,这就需要一些技巧了。

公元189年,东汉灵帝去世,少帝继位,他的母亲何太后有个哥哥何进,也就是他的舅舅。何进担任大将军后要尽诛宦官,其中既有东汉宦官专权问题,也有宦官想害何进的因素。可是何太后不同意。东汉时儒家思想已经占统治地位,男女授受不亲,何太后才30岁左右,她要搞垂帘听政,不可能天天跟士大夫一块儿上朝共事,只能通过宦官才方便。当然何太后心里还有其他算计,比如何进万一把她身边的心腹宦官都除掉了,之后何进要独揽大权的时候,何太后就没有干预手段了。何太后不同意,大家就必须遵守懿旨,这是“经”,就是道理、原则。于是袁绍给何进出了个主意,招外兵董卓进京威吓太后,太后一害怕,就会同意诛宦官了。袁绍这个主意,表面上遵从了规则,实际上是诡诈之术,而且这个诡诈是带着某种风险的,幕僚陈琳就说:“外兵进京,强者为雄”,董卓真进京了,太后是害怕了,但是何进就能够控制住董卓吗?这一招表面是遵从,实际是欺骗,而且还带来这么多风险,所以做这种事不合适。陈琳的建议是,你何进现在是大将军,名正言顺控制朝政,要抓几个宦官,犹如“鼓洪炉,燎毛发”,轻而易举,采取抓捕行动之后,再去跟太后解释为什么采取这个措施。这就是“违经合道”,这四个字让我印象深刻。但是司马光不敢用这四个字,他在《资治通鉴》里说的是“行权立断,天人顺之”,而《三国志》说“行权立断,违经合道”。唐朝的赵蕤,是李白的朋友,他写了一本书叫《反经》,又叫《长短经》,为论证其“权变理论”,铺陈了大量唐朝以前的事迹,尤其是三国时期的事迹,书里也是用了“违经合道”。我比较了一下,发现司马光编《资治通鉴》时,在相当多地方参考了赵蕤的《长短经》。

“违经合道”还有一些著名的例子。魏徵、王珪等人是唐太宗李世民争夺皇位时的对手李建成、李元吉的部下,但唐太宗都招降任用,而且还用为宰相、倚为心腹。对此,唐太宗自己讲了一段历史,这段历史很有名。这段历史在《论语》最后一篇《宪问》里提到了:学生子路和子贡问孔子,齐桓公的辅佐者管仲不是仁者,为什么齐桓公还用他?当年齐桓公跟他哥哥公子纠争权,管仲站在公子纠一边,中途拦截齐桓公进临淄继位,一箭射中齐桓公带钩,差点儿将齐桓公射死。后来齐桓公接了位,就要求鲁国把逃难在那里的公子纠处死,然后把管仲交过来,要报当年一箭之仇。这时候齐桓公手下的鲍叔牙建议说,管仲当时是各为其主,为公子纠射你齐桓公那是他的职责,但现在他是比我强的人才,如果你任用他,定能大展宏图。年轻的齐桓公采纳了这个建议,后来管仲果然辅佐齐桓公成就了一番霸业。子路、子贡觉得管仲不是仁者,是因为当时管仲的同事召忽就自杀随公子纠去了。管仲没跟着死,反而辅佐公子纠的对手。但是孔子回答说“如其仁,如其仁”,他认为管仲是个仁者,“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”,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民众到现在都称赞他。唐太宗就借用这个故事来解释,为什么他要用曾经的政治对手的手下人才。这就是古人认知中的大忠和小忠、大仁和小仁、大义和小义的区别。像管仲、魏徵这样的人才,应该为百姓、国家、民族做事,只要新的主公能帮助国家、社会、民生福祉作出正面成绩的,就应该辅佐他,这叫大忠、大仁、大义。“违经合道”的“道”不是一己之私,而是超越自己的更高境界,这是关键。

这里我们归纳一下,何为“经”,何为“道”?“经”分为三个层次,第一个层次是常规道理,大家都知道的道理;第二个层次是一般程序;第三个层次是道德理性,属于理想状态范畴。“道”也分为三个层次,第一个层次是根本利益;第二个层次是最佳结果;第三个层次是实践理性,属于现实需要范畴。我们生活当中其实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。比如某地失火了,所谓的“经”就是一般的程序,此时已经不能挽救损失,如果非要等上级批准才去救火,这就是迂腐。这个时候,从“道”的第二个层次来说就要追求最佳结果,先救火再说。“经”的第三个层次是一种道德理性,是理想。我们不能没有理想,我们希望社会如何、治理如何,都是美好的理想。但是还有现实,这就要考虑“道”的第三个层次,实践理性。所谓包容心、圆融心其实就体现在这里,我们还是要脚踏实地,处理问题要“与时迁移,应物变化,立俗施事,无所不宜”。总之,“经”和“道”的关系就是我们处理问题时,不但要受到是非曲直这个道理的熏陶,更重要的是处理复杂问题时的圆融和权变。

如果《资治通鉴》仅仅是这些内容,这本书也不会获得历代那么多赞赏。其实《资治通鉴》仿佛一个大型案例库,有丰富的人和事的成败得失,给予我们许多启示。

《资治通鉴》记录的王朝兴衰

《资治通鉴》涵盖了1362年的历史,展现了22个王朝的兴衰。至今没有一部通史著作能够把战国到北宋成立之前这1362年的历史叙述得如此清晰、详赡。

战国时代,百家争鸣,各国变法,这是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。这个轴心时代最后演绎出秦汉大一统的国家,秦皇汉武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奠基时代。接着魏晋南北朝,佛教入华,还有第一个北族建立的北魏政权。几百年来各种复杂的变化孕育出了隋唐帝国,达到中国封建时代的高峰,唐代被称为盛世。然后,五代十国再次酝酿出宋元明清以后的国家结构。这段历史的大势和其他轴心时代的文明不同。

从秦国到秦朝,历时550年,然后是汉,正好是地中海周边的希腊罗马时代,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,《荷马史诗》也是公元前8世纪的作品,到罗马共和国时期已经相当于春秋时代晚期了,然后到罗马帝国时期,公元前27年,正好是西汉末年要进入东汉的时期。接着“五胡乱华”,魏晋南北朝同期正是罗马帝国崩溃蛮族入侵,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崩溃,后来西方经历了一段黑暗时期,一直到公元8世纪—公元10世纪,欧洲局势才开始有点明朗,西方这段黑暗时代恰恰是中国的隋唐盛世,走势完全不一样。

1.秦汉奠定中国文明基本格局

我们看看这段历史在《资治通鉴》的作者司马光笔下如何展现。

从秦国到秦朝550年,其中商鞅变法是一个关键时刻。商鞅变法以后100多年,奋六世余烈,嬴政统一了天下。而历时550年的秦国,居然在嬴政统一天下15年后就灭亡了,这是为什么呢?汉朝人最关心这件事。汉初学者贾谊的《过秦论》说“仁义不施,而攻守之势异也”。所谓“仁义不施”其实就是秦灭亡六国统一天下过程中采用的是武力手段,强硬政策,难免造成社会矛盾激化。统一后,需要用仁义的办法来缓和社会矛盾,抚平战争创伤,但是秦没有做到。这方面,始皇帝是有责任的,他忙具体的治理去了,统一国家后十几年内,他在咸阳待的时间并不长,燕国、齐国、楚国的东部等地,他到处去。这些具体工作做得好,但是他的制度建设没有跟上。“攻守之势异也”,攻,打天下,守,治天下,一个打天下的人要变成治天下,必须要有政策的变化,出台一些抚平战争创伤的措施,而他没有改变。

后来的刘邦却做到了。刘邦打天下时已经48岁了,他是宋国人,宋国并到楚国,他成了楚国人,楚国亡了,他成了秦人,秦亡了他自己建天下,所以他观察了很多胜败得失。刘邦继承了秦制但是没有用秦政。项羽相反,废掉了秦制搞分封,试图改变秦政,也讲仁义,但韩信说项羽的仁义是“妇人之仁”。最后刘邦成功了,用秦制不用秦政,休养生息、清静无为,《史记》的《货殖列传》用了很多笔墨讲这些。刘邦主要用郡县制,也保留了一些分封。汉景帝时爆发了七国之乱,景帝平息此乱以后,汉武帝时实现了海内皆郡县。这个过程持续了六七十年。

现在来看,秦皇汉武奠定了中国文明、中国古代国家结构的基本基础,但是路径不一样,秦皇是打天下,汉武帝理论上是守成的,不过他针对前面的问题进行改革。汉武帝的改革首先是设内朝、外朝,内朝设立中尚书管决策,丞相管执行,所以汉武帝不像秦始皇那么忙。秦始皇每天处理公文大概48公斤,大约30多万字,出巡路上边处理公文边坐车,而且还遇到了张良那样的刺客。所以秦始皇活得很辛苦,50岁就死了。而汉武帝活到70岁高龄,在古代大统一国家的帝王里,他算高寿的,而且是统治年限长的,在位54年。汉武帝有一套治理制度,重要事情他来管,一般的事情就让中尚书处理,交给外面执行。地方上设了13部刺史到各地巡视,以后这些地方就成为道、行省等,我们今天县以上的机构就是由此奠定的。经济方面,因为当时汉朝跟匈奴的战争、张骞通西域都需要钱,所以汉武帝改变了过去的经济政策,把重大资源收归国有,盐铁官营,暂时解决了国家的财政问题。意识形态上,他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贾谊在《治安策》里讲了两大问题,一个是地方诸侯问题,这个文帝、景帝已经解决了一部分,汉武帝接手后进一步解决。还有一个是礼义问题,刑法当然重要,奖勤罚懒原则下出了问题是要处罚的,但是如果大家都遵守礼义、不出问题不是更好吗?贾谊很详细地讨论了这个问题。到了汉武帝时期,他通过独尊儒术,用儒家的教化来使百姓遵守规则,改变了当年秦政的情况。当然独尊儒术还包括大一统的观念。

不过,汉武帝虽然独尊儒术,但实际在国家治理当中用的却不完全是儒术。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问他儿子、未来的汉元帝:你怎么能纯用儒生呢?并告诉儿子说“汉家自有制度,霸王道杂之”,霸道是法家,王道是儒家,二者混杂使用。霸王之道,其实就是诸子百家融于儒,儒表法里,德主刑辅,礼法合治。这里突出的是要随机应变,不能抱残守缺,不能搞教条主义,正要守但是还要出奇,也就是前面讲的有时要“违经合道”。但元帝不太明白,汉宣帝就感慨“乱我天下必太子也”,果然在元帝去世后,西汉就出问题了。

2.秦汉到隋唐的历史推动力

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到隋统一有六七百年时间,这期间的历次走向,《资治通鉴》展示得淋漓尽致,记述了三大推力把秦汉王朝变成隋唐王朝。

第一大推力,是霸王道杂之这个操作手法和独尊儒术这个教化手段。古代外儒内法的意识形态结构是有张力的。封建王朝统治集团知道要用“霸王道杂之”来治国,可告诉老百姓的是要独尊儒术、要讲仁义礼智信,这个弄得不好就会走样,出纰漏。迂腐的人、纸上谈兵的人是不知道“霸王道杂之”的,于是就会出问题。什么问题?就是西汉王莽以降乃至东汉伪儒、腐儒盛行,导致魏晋清谈盛行。

第二大推力,是佛教入华和魏晋玄学兴盛,为改造儒家思想提供了思想资源。魏晋玄学“非汤武而薄周孔,弃名教而任自然”,批判儒学但是没有消解儒学。此时西方的基督教、犹太教传到罗马帝国,在罗马帝国生长,到公元四世纪初成了国教。而历史上的佛教入华走了另外一条路,通过道安、慧远再到慧能等,走的是中国化道路。佛教补益“王化”,为宋明理学的诞生提供了帮助。

第三大推力是胡汉融合。南北对峙时期,北魏建国,中华文明往江南迁移,东晋南朝次第出现。可是北方的主体还是华人,所以最后的结果是融合了五胡,迎来了隋唐。隋唐的王室,包括北周的王室,其实都是从六镇起兵而来的。但这个过程跟当时的罗马覆亡不一样。蛮族入侵以后,罗马人和罗马文化就没有了,罗马文明是后来通过文艺复兴重建的。而中国不一样,南北朝之后是隋唐盛世,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先后融到中华民族里面来了,中华文明因此而一直延续。

《资治通鉴》的学术性与资治性

司马光作为一个政治家、学者、史学家,他起初是想写一部翔实的历史,同时具备学术性。《资治通鉴》的编修是获得北宋朝廷支持的,宋英宗、宋神宗都曾拨款。宋神宗还亲自作序:“断之以邪正,要之于治忽,辞令渊厚之体,箴谏深切之义,良谓备焉。凡十六代,勒成二百九十六卷,列于户牖之间而尽古今之统,博而得其要,简而周于事,是亦典刑之总会,册牍之渊林矣。”(《资治通鉴序》)这个序言勉励有加,而且阐明了读史、编史的意义。得到两个皇帝的支持,又有主编司马光高度自主的个人意志,加之团队的合作精神,前后耗时19年之久,因此该书的高水平、高质量得以保证。

《资治通鉴》浸透了作者为官为学的阅历与经验。主编个人有学识与独断能力,编纂团队专业高效,这两方面的长处结合在一起,这样的史学著作,是一般官修正史体制所不能比拟的,也是后世以个人之力无法完成的。

司马光同时又希望这本书具有资治性,让后人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,还能得到一些借鉴。诚如宋元之际著名学者胡三省所言,修身、治国、为官、处世,道理都在其中。有智慧,有操守,有权变,有理想。即使编纂者不无局限,但是,书中所提供的翔实而经过专业考订的历史记载,则努力做到了准确可靠,从而达到了史才(叙事之才)、史学(博采众书)、史识(非凡见解)、史德(道术合一)相统一的境界;史事与智慧相统一的境界,也是经与史合一的境界。胡三省就《资治通鉴》对“经”“史”关系有一段评论:“世之论者率曰:‘经以载道,史以记事,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。’夫道无不在,散于事为之间,因事之得失成败,可以知道之万世亡弊,史可少欤!……乃如用兵行师,创法立制,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,鉴古人之所以失,则求胜而败,图利而害,此必然者也。”胡三省的这段话,不仅仅是辩白经史之轻重,而且在阐明“道”(道理、原则)与“术”(操作技巧)之间的关系。曾国藩说,《资治通鉴》不仅能够“穷物之理”,而且还能“执圣之权”。在史以载道的同时,不乏权变与谋略,也是《资治通鉴》值得细品的原因所在。

总之,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经典,蕴含着先人们丰富的治国理政得失和社会人生经验。

明末清初大学者王夫之在《读通鉴论》卷末说,《资治通鉴》这本书观历代兴衰,识人事臧否,“可以自淑,可以诲人,可以知道而乐”。提升自己(自淑),与人分享(诲人),因为与圣贤对话、与经典对话,体悟了其中的智慧与思想而感到十分愉悦(知道而乐),这三重境界,可以成为我们品读《资治通鉴》的目的。

《光明日报》( 2022年09月17日10版)

来源: 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

三十年不上朝学什么专业好2

明朝的官僚体制有很多有趣的地方,无论官阶大小,如果不在同一个系统内,谁也管不了谁。如果是在自己的职能管辖范围,还会出现小官管大官的情况。明朝的官职基本上分为行政系统、监察和司法系统、军事系统三大块,这套体系在洪武年间就已经基本完善了,像太常寺卿这种闲职就不赘述了。

行政系统

沿袭元朝行政体系——中书省和行中书省

元朝的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,明清两朝得到发展,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。

中书省是当时中央的宰相府,一般称为都省。行中书省是由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。因为蒙古不敢把政权分散,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。行中书省就是字面上的意思“行动中的中书省”,某地方出了事,就由中央宰相府派一两个人去管控。

早年朱元璋沿袭的就是元朝的中书省的制度。

中央行政系统——六部

洪武十三年,为加强君主专制,废中书省,直接由皇帝管理六部.即"兵刑工吏户礼”六部.

六部的一把手是尚书,副长官为左右侍郎。

吏部掌管官吏任免、考绩、升降、调动等事务;

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、赋税、仓贮、财政等事务;

礼部掌管礼仪、祭祀、教育、外交,并主持科举考试;

兵部掌管军籍、军队训练、选拔军官等军事事务;

刑部掌管法律、刑狱等事务;

工部掌管工程、营造、屯田、水利等事务。

在永乐年间的时候,迁都北平,原来南京的地方也继续保留六部和六科给事中等职位。

地方行政系统——承宣布政使司

改元朝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,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、都指挥使司掌军政。这样一省中就有布政司、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统称为“三司”,三司互不统属、各自直接归属中央的部门,来分管一省的行政、司法和军事等事务,遇大事由三司会商。

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,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、右布政使各一人。其下设有、左右参政、左右参议等。

省下为府,一把手是知府,二把手是同知,三把手是通判,四把手是分管刑名理狱工作的推官。

府以粮收入分为三等,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,廿万石以下为中府,十万石以下为下府。

另有直隶州,即直隶于布政使司的州长官(知州),相当于“省辖市”,地位等同于知府。

府下是县,一把手是知县,二把手是县丞,三把手是主簿。

县也按粮食收入分为三等,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,六万石以下为中县,三万石以下为下县。

另有散州,散州长官(也叫知州),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,地位等同与知县。

在大明府、县这两级的政府里面,具体政务的执行机构叫作“三班六房”,三班指皂班、壮班、快班,合称为衙役;六房分为吏房、户房、礼房、兵房、刑房、工房,与中央六部相对应。知府和知县是流官,干几年就会调走,但三班六房的职位往往为本地胥吏所把持。这些人都是本地土著,熟知基层,他们又掌握着专业技能,职务世代相传,自成一个体系。没他们配合,贵为知府也没法施展拳脚。

尤其是六房中的户房,分管钱粮,是胥吏管理的重灾区。小吏们有各种手段可以颠倒乾坤。手段高超的书手,甚至能“使连阡陌者空无籍,无立锥之家籍辄盈野”。嘉靖年间的一位官员霍与瑕就曾无奈地写道:“各县各户房粮科,年年派粮,时时作弊。”可见当时基层之混乱。

里甲是明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。明朝采用里甲制,以户计,以邻近的110户为1里,从中推丁多田多的10户每年轮流充当里长, 余100户分10甲,每甲10户,轮流充当甲首。轮值的人户,称为"见(现)年",不当值的九户,则称为"排年"。

监察系统包括监察和司法两大块

在国家权力体系中,监察和司法的基本关系是:监察既是司法又高于司法。这样的概括看起来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矛盾。督察院就是明显的监察和司法机构。

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有一个如何定位的问题,虽然在很长时间内它与行政的关系多有混融,但其司法的性质是基本明确的,监察机关常常被纳入司法机关。

虽然古代司法和监察系统没有分离,我们这里介绍的时候还是分开来讲。

监察系统

中央监察系统(主要监察中央百官)——六科给事中

虽然中央权利分散给六部了,但六部的权力依然太大了,为了防止六部的权力滥用,设立六科给事中专门稽查六部事务。

明代给事中不再隶属于其他单位,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,由于给事中分掌六部,故称六科给事中。六科的掌印长官都给事中不过是正七品,左右给事中各一名(从七品),各科人数不同,但六科的权力确实非常大。皇帝依靠它实现对六部的领导和控制,它是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的产物。

最高监察机关(主要监管地方百官)——督察院

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,为中央监察机关,职责专属纠察、弹劾百官,辩明冤枉,提督各道,是天子耳目风纪的部门,为最高监察机关。

都察院官员共四级:(左右)都御使、(左右)副都御使、(左右)佥都御使,监察御使。明朝以左为尊,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长官,又称总宪。左都御史和六部尚书一起,位列七卿,权力极大。

地方监察官——十三道监察御史:

明初,于都察院下置监察御史,以各布政使司分别设置为道,宣德十年 (1435) 罢原置交阯道,定为十三道,计有浙江(10人)、江西(10人)、河南(10人)、山东(10人),福建(8人)、广东(8人)、广西(8人)、山西(8人),云南(11人)诸道,共置御史一百十人;均正七品。主掌纠察内外百官。

南京督察院也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,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九道,每道二人,福建、湖广、广东、广西四道,每道三人,共计30人。

十三道监察御史因与六科给事中地位和职责相近,被合称为“科道官”。

六科给事中侧重中央监察,主要针对六部;十三道监察御史侧重地方监察,主要针对各府。

中央临时派出地方监察官——巡按

明朝开始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,从十三道监察御史中选派巡按御史。选派巡按御史十分严格,每名巡按御史的产生,都是先由都察院选出两名候选人,引至皇帝面前,请皇帝钦点一名。十三道监察御史平时归中央都察院管理,但在履行职能时又不受都察院控制,直接对皇帝负责。

巡按御史职责是代天子出巡,“大事奏裁,小事立断”。巡按御史代表皇帝巡视地方,又叫“巡方御史”,俗称“八府巡按”,专门负责监察,一般不理其他事务,权力极大。他们代表皇帝行使监察权,能够“以小监大”、“以卑督尊”。明代有很完善的出巡法规,划定了监察范围。

巡按御史只对皇帝一人负责,不受其他部门干扰,便于独立行使职权。

巡按没有固定驻地,要巡视遍历各地,各地都设有一座“巡按察院”作为办公室。

地方临时派出官职——巡抚(后常驻)

巡抚原为督察院临时派遣,后来发现地方矛盾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,宣德年间成为了常驻的地方大员了。

一省“三司”职责分明,互不统属,互相制衡,但遇事互相推诿,巡抚用来协调、统领三司,抚政安民,这也是取“抚”字的含义。

巡抚可以解决一省之事,跨省的事情由更高官衔“总督”处理。

举凡地方事务,均由这个系统掌管。虽然在事实上巡抚已经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,但在编制上仍属于督察院御史们的“外差”。无论其头衔是总督、总理,还是巡抚、抚治,或是经略、巡视、提督、赞理等,或兼兵部尚书等,仍是督察院的右都御史或右副都御史、右佥都御史。

明朝以左为尊,这个“右”是为了强调督抚和督察院在编制上的隶属关系,无论官加多大,都比督察院的掌院“左都御史”差一各等级。一般都是右督察御史等右职派在外担任巡抚等职,左职一般在朝。

巡抚也要四处巡查,驻地被称为“巡抚都院”。

巡抚与巡按虽然官分大小,但互不统属。

司法系统

因为明朝不能越级上告,所以,我们从下往上介绍。

百姓一般出现矛盾了,要先找乡里里老进行解决,解决不了才能告到县衙,县衙解决不了才能告到知府那,知府解决不了才能告到提刑按察使司那。越级上告不但要挨板子,而且还会发回上级审理。

提刑按察使司是省一级的司法机构,其长官提刑按察使掌管全省的刑名案件,其审理权限仅仅限于徒刑以下(包括徒刑)的案件,徒刑以上的案件必须报到刑部审理。

还可以告到巡抚和巡按那里,但如果案件不涉官,他们不会亲自审理,还是转给上级单位。

中央司法系统——三法司

再往上就是三法司了,由大理寺、刑部、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,会审重大案件,称为三法司会审;遇有特大案件,则由三法司会同各部尚书、通政使进行“圆审”;皇帝亲自交办的案件,由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审理。死刑只有三个部门一致同意了,再请皇上勾决了才能执行。

与唐宋不同,大理寺专管复核而不掌审判,最高审判权归于刑部。三法司的分工如《明史·刑法志二》所说:“刑部受天下刑名,都察院纠察,大理寺驳正。”

通达下情的主要部门——通政司

明初通政司地位甚高,位列九卿之一,排序在都察院之后、大理寺之前,获得了丞相拆分、整理、递交各类奏章给皇帝的权力,承担起“通达下情,关防诸司出入公文,奏报四方章奏,实封建言,陈情伸诉及军情声息灾异等事”的重任;在常朝理政时,通政司长官通政使要向皇帝禀奏朝中各种事务;议大政、大狱以及会推文武大臣时,通政使均有资格参与。

它“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,凡四方陈情建言、申诉冤滞、或告不法等事,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,赍状以闻”。这有点类似于中央办公厅和信访局的合体,负责朝廷以及地方各类文书的接收、审核、分配转发等等,职责范围正好包括了接待“申诉冤滞”这一类的上访。

虽然通政司只管把文书转发给有关部门,本身没有断事之权,但这是一道必要的审核程序。如果没有通政司盖章,你就算有天大的冤情,刑部、大理寺和都察院也不会受理你的状子。

司法复核机关——大理寺

大理寺,大理寺是明朝的最后司法复核机关,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,也是六部九卿之一,在三法司里大理寺的权力和地位是最低的,设正卿(正三品)一人,左右少卿(正四品)各一人左右寺丞(正五品)各一人,掌“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。”下设左右二寺,各有寺正(正六品一人)寺副(从六品)二人、评事(正七品)四人,在地方设有京畿及十三省布政司刑名。

军事系统

中央最高军事机构——五军都督府

朱元璋为了权利分散,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,是为中军都督府、左军都督府、右军都督府、前军都督府、后军都督府总称为五军都督府。

编制上采用卫所制,卫有军队中,一卫为5600人,其下依序有千户所、百户所、总旗及小旗等单位,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,亦隶属于兵部,有事从征调发,无事则还归卫所。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,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,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,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。

五军都督府虽然掌管天下兵马,但无调兵权,只有兵部可以调兵,但兵部没有统兵权。

地方军事机构——都指挥使司

都司下设卫指挥使司、千户所、百户所。每卫5600人,分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中5个千户所。千户所又分为10个百户所,每百户所112人。各卫所平时屯守,战时奉命攻守。每逢战时,朝廷临时命将,并非都司指挥作战。

都司卫所本是军事建置,与行政区划无关。但是边境卫所也兼理民事,实际变成地方行政区划。因此,都司卫所有实土、非实土之分。不设府、州、县的地区,卫所兼理民政,为实土卫所,辽东都司全系实土,万全都司大半是实土。

中央直属卫所——锦衣卫

锦衣卫也属于军事系统中的卫所之一,原为皇帝的亲卫队和仪仗队,后来成为皇帝绕过朝廷捉拿审讯士大夫的特务机构了。

洪武时期,因为锦衣卫有非法凌辱、虐待囚犯的行为,朱元璋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,废除了他们的这项职能。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,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,并有所加强。他设置了北镇抚司,专理“诏狱”,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,刑部、大理寺、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无权过问。

由于权力缺乏限制,他们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,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,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。偏偏明朝昏庸皇帝多,就喜欢用这种直接绕开朝廷,想抓谁抓谁的机构,所以,锦衣卫在后期地位越来越高。

和普通卫所一样,下有指挥使一人,正三品;指挥同知二人,从三品;指挥佥事二人,正四品镇抚使二人,从四品;千户,正五品;副千户,从五品;百户,正六品;试百户,从六品;总旗,正七品;小旗,从七品。下属有将军、校尉、力士,对外有参某某事、校令等。

然而再好的制度,也抵不过一个昏庸的皇帝,偏偏明朝要经历正统、正德、嘉靖、万历、天启等放在历史上都数一数二的奇葩皇帝,任用的宦官王振、刘瑾、魏忠贤,和奸臣严嵩等,也是恶名传千古。

对于中国这种中央集权的国家而言,他们在重要岗位上都安插自己的势力,排除异己,六部尚书和都察御史都成了他们的人,再好的制度又有什么用呢?

不过明朝的官僚体制,将各种权力极度分散,同时又会相互制约,兵权也严格限制,也从根本上提升了大臣们造反的难度,即使嘉靖二十年不理政,万历三十年不上朝,明朝也硬撑着不亡,不过天启又瞎搞了几年,到崇祯的时候就是灭亡倒计时了。

三十年不上朝学什么专业好3

2016年央视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在B站大火,故宫里那批默默无闻修文物的人第一次被那么多人看到并认识,人们感佩于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,以及专注背后那有趣的灵魂。时隔4年,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姊妹篇《我在故宫六百年》终于推出。

《我在故宫六百年》片头

其赶在跨年期间播出,因为一到2021年,就变成了“我在故宫601年”。与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一样,《我在故宫六百年》也是在B站上二次走红。B站每周更新一集,总共3集,追剧人数不少,B站评分一度高达9.9分。

《我在故宫六百年》的创作背景是,2020年正值故宫建成六百周年,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,故宫举办“丹宸永固:紫禁城建成六百年”大展。该纪录片就以这个大展为基础,通过故宫博物院古建部、工程部等部门工作人员对故宫各建筑物的保养和修护工作,开启故宫的再发现之旅。

“丹宸永固:紫禁城建成六百年”大展

与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相比,《我在故宫六百年》的创作难度会更大一些。如果“六百年”只是延续“修文物”的叙事手法,凸显工匠精神,那么观众的新鲜感并不会那么足。再加上最近两三年,故宫成为全民网红,公众对故宫并不陌生,纪录片要挖掘公众所不知道的故宫的那一面,就更有难度。

从纪录片的名字就可以看出,《我在故宫六百年》在立意上做了调整。虽然都是以“我”为主语,但“我”的指涉对象发生变化。

“我”首先仍然是修文物的故宫人。只不过,从“修文物”中书画、青铜器、宫廷钟表、木器、陶瓷、漆器、百宝镶嵌、宫廷织绣等的修复者,变成了“六百年”中修建筑的人,他们修复的是故宫建筑上的一砖一瓦、一柱一梁、一字一画……

修故宫的人依然是纪录片的主角

故宫建立已经有六百年时间,风吹雨打却依然不减皇家气派,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匠人对这座宫殿的修复、维护、复原。匠人们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,褪色的重焕风采,朽坏的再获生机,坍塌的得以重建……巧手依靠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艺,更离不开赤诚的热爱、敬业的态度、扎实的作风。

这种“择一事终一生”的工匠精神,以及一代又一代故宫人的传承与坚守,充分诠释了安静的力量、专注的魅力。

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于文保事业

看到新老故宫人如此不急不躁、孜孜不倦地专注一件事,很多观众内心都会有这样的冲动:真想加入故宫人这个团队。这里有活干、有猫撸、有鱼喂、有杏打。豆瓣短评上有人写道,“又名:故宫博物院招聘广告加长版!”总算是说出我的心声,只是遗憾专业不对口。

在故宫里喂鱼,忙里偷闲的时刻

“我”不只是修文物的人,也是故宫六百年岁数的文物本身。故宫里的每一块砖、每一片瓦、每一条木、每一幅彩画,都有着自己的历史,也见证了历史本身。从明中都遗址的建筑配件,到嘉庆四年养心殿上的扶脊木,再到紫禁城作为皇宫的最后一座建筑灵沼轩的一块砖,它们都在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当时的历史,从朝代的更迭、国力的兴衰到帝王的悲喜。

“我”在故宫六百年,让我们感到的是时间力量的强大,人的肉身在不朽的时间面前实在是微渺又短暂,帝王将相又如何?他们与普通人一样经历爱恨别离最终消失于无形。而再恢弘的紫禁城,也与无数平凡的屋舍一样,会褪色、会朽坏、会崩塌,故宫的屋顶上也会长草、会落鸟……见证六百年风云变幻的故宫的建筑,提醒着每一个人:在时间面前,众生平等,唯有谦卑。

故宫屋顶一样长草

因此,我并不那么关心近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,到底宅在养心殿干些什么;乾隆与富察皇后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;亦或者嘉庆帝为什么不在登基时给养心殿见新,直接入住……这些帝王们在紫禁城里度过“举一国之力而供一人”、穷奢极欲的生活,但在六百岁的故宫面前,他们也已“灰飞烟灭”。时间是对“王侯将相”最沉痛的打脸。

“我”是修文物的故宫人,是故宫的文物本身,何尝不是每一个平凡的你我?我们在六百岁的故宫里,可以看到一些什么呢?看到历史、看到传承、看到人文,更是看到了时间。看到永恒与一瞬。没有人可以以肉身抵抗得了时间,匆匆一生,执着于名利等种种身外之物,是否是必须?是非成败转头空,城墙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

我们也能看到时间的快与慢。从车水马龙的现代北京走进故宫博物院,我们会顷刻察觉到当代社会里两种时间流动方式。一种是马不停蹄的快,忙着抢风口,忙着“996”,忙着赚钱;一种是慢,岿然不动、心如止水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慢,一辈子只专心干一件事的慢。

当习惯于快节奏的生活,看着故宫里的修复人可以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潜心修复每一件破碎的文物,我们既佩服又羡慕。故宫博物院不是仅剩的世外桃源,很多时候,是我们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太急忙太潦草太囫囵吞枣。就譬如在二倍速看剧的时代,有多少观众能够静下心来观看这部安静缓慢的纪录片?

我们之所以要奋力保护那些穿越时光的历史遗迹,除了文化的意义外,还有“人”的意义。就如同置身于宫廷深深深几许的故宫,我们会感到的时间的浩瀚与个体的渺小,或许也会顿悟:人的许多偏执,是多么的虚妄。

《我在故宫六百年》值得一看。当你把这个“我”想象成自己时,你会有更多的感悟与收获。

来源:澎湃新闻

发表评论